彰武縣位于遼寧省西北部,地理坐標在北緯42°07′~42°51′,東經121°53′~122°58′之間。北鄰內蒙古自治區(qū)庫倫旗和科爾沁左翼后旗,東接遼寧省沈陽市的康平、法庫兩縣,東南以清代柳條邊為界壤沈陽新民市,西隔繞陽河望阜新蒙古族自治縣。
彰武縣地處內蒙古南行的要沖,東北入關的咽喉,古來有“全遼管鑰”之稱。總面積3641平方公里,南北寬79公里,東西長87.5公里。西南距阜新市78公里,東南距省會沈陽市93公里;距沈陽桃仙機場113公里,距通遼機場134公里;距錦州港214公里,距營口港192公里,距大連港394公里。
彰武縣轄彰武鎮(zhèn)、哈爾套鎮(zhèn)、章古臺鎮(zhèn)、馮家鎮(zhèn)、五峰鎮(zhèn)、后新秋鎮(zhèn)、雙廟鎮(zhèn)、平安鎮(zhèn)、滿堂紅鎮(zhèn)、東六家子鎮(zhèn)、阿爾鄉(xiāng)鎮(zhèn)、葦子溝鎮(zhèn)、兩家子鎮(zhèn)、大冷鎮(zhèn)、前福興地鎮(zhèn)、興隆山鎮(zhèn)、大四家子鎮(zhèn)、四合城鎮(zhèn)、四堡子鎮(zhèn)、興隆堡鎮(zhèn)、西六家子鎮(zhèn)、大德鎮(zhèn)和二道河子鄉(xiāng)、豐田鄉(xiāng),計24個鄉(xiāng)鎮(zhèn)(含1個民族鄉(xiāng)二道河子鄉(xiāng))。享受民族鄉(xiāng)待遇鎮(zhèn)4個:東六家子鎮(zhèn)、西六家子鎮(zhèn)、大冷鎮(zhèn)、葦子溝鎮(zhèn)。
物質文化遺產又稱“有形文化遺產”即傳統意義上的“文化遺產”,包括歷史文物、歷史建筑、人類文化遺址。文物是人類在歷史發(fā)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遺物、遺跡;它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。
彰武縣歷史文化悠久,經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發(fā)現的各級各類遺址點560處;省市縣三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49處,其中省級保護單位8處,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1處。
文物作為人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載體,彰顯著歲月的滄桑,蘊含著民族的情韻,凝聚著歷史的積淀。距今六千年的“平安堡人”將人類的種子播撒在遠古彰武大地上,我們的祖先便勞動、生息、繁衍在這里,時代的變遷,社會的進步,民族的融合,創(chuàng)造了既有濃重的中華民族傳統特征,又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彰武古代文化。
經過六十多年來的考古工作調查和發(fā)掘,彰武的人類文明,遠在六千多年前便以露出了曙光,古代先民們在這塊土地上勞動、生息、繁衍,創(chuàng)造了燦爛的文明。新石器時代大約從1.8萬年前開始,結束時間距今6000多年至5000多年不等。這個時代的基本特征是:人類開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,發(fā)明了陶器,出現了原始農業(yè),養(yǎng)畜業(yè)和手工業(yè)。至今在我縣境內發(fā)現新石器時代遺址14處,這是彰武大地上最早發(fā)現人類活動的遺址。人們使用石鋤、石鎬等工具種植谷物,使用石磨盤、石磨棒加工糧食;細石器特別發(fā)達。統稱為“細石器文化”。現已發(fā)現新石器時代遺址有:四合城鄉(xiāng)新房子村東坨子遺址、李家窩堡水庫遺址、趕牛道遺址,馮家鎮(zhèn)小北溝水庫遺址、下巴堆子村西坨子遺址、候貝營子遺址、林家遺址、哈達冷北遺址,平安鄉(xiāng)東山遺址,哈爾套鎮(zhèn)東大窩堡遺址、雞冠山遺址,章古臺鎮(zhèn)前烏拉滿汗遺址、后烏拉滿汗遺址等。這些遺址中出土有:石鏃、打制石刀、石鎬、石磨棒、石磨盤,石斧、刀、錛、鑿、網墜、紡輪等石器和彩陶、“之”字紋陶、繩紋陶等器物和陶片。
興隆山鄉(xiāng)的平安堡遺址,1983年國務院定為“109”號發(fā)掘工地,1985年、1989年遼寧省考古研究所、吉林大學考古系進行了兩次大型發(fā)掘,出土有:鬲、甗、罐、壺等素面褐陶器,石器,陶紡輪和骨制生產工具等700多件。系屬于新民高臺山類型,經碳四測定年代數據距今已有5700多年,處于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之間的文化遺存。另外,在我縣還發(fā)現了多處這一時期的古墓葬,表明這一時期有大量的人群定居在彰武,是人煙較密集、開發(fā)較早的地區(qū)。
青銅時代是人類社會已發(fā)展到階級社會,是以使用青銅器為標志的人類物質文化發(fā)展階段。在中國歷經夏、商、周至春秋時期,持續(xù)了1500多年的時間。
這一時期彰武發(fā)現了大量的古人類遺址?,F已發(fā)現的有114處之多,表明這一時期大量的人群定居在彰武,羅鍋梁遺址、東大窩堡遺址、杏山果園遺址、前皋皋遺址等這些遺址面積較大,類型多樣,出土有:灰褐夾砂陶器、繩紋褐陶器、鬲、罐、壺、缽等陶器和石刀、石斧、石錛、石鑿、石鐮等石器。這些遺址分布在全縣二十四個鄉(xiāng)鎮(zhèn),表明這一時期先民的活動范圍更加擴大,人口增多。彰武地區(qū)進入古代繁榮時期。
戰(zhàn)國時期,彰武地區(qū)是燕國的統治范圍,燕國的長城橫貫在彰武境內,現存的燕長城遺跡有些地段比較明顯。阿爾鄉(xiāng)還曾出土過大量戰(zhàn)國時期刀幣。
秦至漢代,政區(qū)仍沿燕制,后來成了烏桓、鮮卑族的游牧地。兩晉十六國時期,彰武屬鮮卑慕容部。
隋唐兩代,彰武地區(qū)先是受隋唐統治,后為唐朝 營州(今朝陽)都督府統轄。
公元907年,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創(chuàng)建契丹國,后稱大遼國,強盛一時,統治中國北方地區(qū)200余年。彰武為契丹故地,當時田野益辟,農牧發(fā)達,人畜興旺。
契丹人耶律阿保機建“遼”稱帝,彰武為遼朝領地。這一時期,彰武地區(qū)是非常繁盛的,從現有發(fā)現的遼代遺址、城址、墓葬和出土的文物便可以得到證實。目前我縣發(fā)現的遼代遺址261處、墓葬42處、古城址8處。彰武不僅為國家州縣所轄,同時在境內還有諸王、外戚、大臣等建立起來的“頭下軍州”多處。如四堡子鄉(xiāng)“西南城址”便有當時的頭下軍州“壕州”。葦子溝鎮(zhèn)“土城子城址”為遼頭下州之渭洲。
公元1115年,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建立了大金國。先后滅亡了遼國和北宋,統一了包括黃河流域在內的廣大北方地區(qū),并與南宋長期對峙。
金朝取代遼政權后,彰武地區(qū)仍然是很繁盛的,挖掘發(fā)現的遺址、墓葬都比較多,我縣有金代遺址112處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金代窖藏,出土的貨幣種類、數量都是很驚人的。如:興隆堡鄉(xiāng)后荊林村發(fā)現的金代窖藏,出土銅質貨幣138市斤,三十三個年號、三十八個種類。四堡子鄉(xiāng)發(fā)現的金代窖藏,出土貨幣95市斤,四十一個年號、四十八個種類。滿堂紅鄉(xiāng)后房身發(fā)現的金代窖藏,出土860市斤,四十四個年號,五十一個種類。
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少數民族建立并統治全國的封建王朝。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國,1279年忽必烈改國號為“大元”,1279年統一全國。元滅金后,彰武歸元遼陽行省懿州管轄。這個時期有代表性的文物豐田鄉(xiāng)小王家遺址出土的八思巴文“羽林百戶印”,比較珍貴。
1368年明朝建立后,彰武歸遼東郡都指揮使司管轄,為奴兒干都司的泰寧衛(wèi)蒙古牧地。彰武為明廣寧后屯衛(wèi)所屬?,F存明代代表性的文物是五座烽火臺;即高山臺烽火臺、二臺子墩臺、三臺子墩臺、四臺子墩臺、及石佛溝烽火臺。
清初實行封禁政策,修筑柳條邊以防人們進入清朝的“龍興之地”樵采,彰武地區(qū)屬于邊外的“龍興之地,清王朝在此設立了養(yǎng)息牧廠,放牧牛羊。到嘉慶十八年(1813年),清政府派人到此地進行試墾,至光緒二十二年(1896年),牧民人口增到一萬多人。(清王朝取代明王朝后,曾在彰武境內建都爾鼻城(今高山臺附近),并設養(yǎng)息牧場,是專門為祭祀永陵、福陵、昭陵提供牲品的供養(yǎng)地,并造柳條邊封禁。境內現存的柳條邊遺址經兩家子鄉(xiāng)、西六家子鄉(xiāng)、東六家子鎮(zhèn)三個鄉(xiāng)鎮(zhèn),全長86華里,并在東六家子柳條邊遺址南1.4公里處,設彰武臺邊門,為旗官駐防之地。清代給我們留下較多的文物,清代建的寺廟有五處,現保存較好的是大四家子鄉(xiāng)—圣經寺,始建于清、道光二十一年(1841年),是住持一世喇嘛包,甘曹扎蘭畢歷經多年募化而建成,以廣積經卷盛名于世,鼎盛時期,喇叭多達五百余名,光緒二十七年(1901年)更名為圣經寺傳延至今;現存七十八間三層樓閣式建筑。殿內梁、柱、斗、拱雕刻精美,金碧輝煌,表現各種神佛形象的筆畫栩栩如生。
千佛山摩崖照相石刻,清、光緒年間(1875——1908年),山西五臺山一個叫朱溫久的和尚云游到此,見山上遍布怪石,極似佛像,他便四處化緣,環(huán)山雕刻佛像最后刻成206尊,現存168尊。石像以勢造型,千姿百態(tài),生動逼真。高者丈余,矮者尺許,形成一幅幅壯美的石雕畫。
清光緒二十八年(1902年),清政府在彰武設縣,縣名因柳條邊彰武臺邊門而得名為“彰武縣”沿用至今。
“六朝文物草連天,天談云閑今古同”,星移斗轉,滄海桑田,時代在進步,社會在發(fā)展。生活在公元二十、二十一世紀家鄉(xiāng)熱土上的新一代炎黃子孫,我們更加懂得什么是同宗的血脈,什么是基因的傳承。繼承和發(fā)揚中華民族的優(yōu)良傳統,弘揚祖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,堅定不移的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,把可愛的家鄉(xiāng)——彰武建設好,裝點好,美化好,讓42萬家鄉(xiāng)各族兒女工作好、生活好、身體好,這是我們共同的理想追求和奮斗目標。
讓歷史告訴未來,讓未來創(chuàng)造歷史。